阔森特全球项目

7天主体建成图

新闻动态:行业活动

什么是“被动房”

2018-08-27

一、“被动房”概述

 

    “被动房”的概念产生于1988年。瑞典隆德大学(Lund University)的阿达姆森教授(Bo Adamson)和德国的菲斯特博士(WolfgangFeist)首先提出这一概念。 他们认为 “被动房” 建筑应该是不用主动的采暖和空调系统就可以维持舒适室内热环境的建筑。最早的研究与实践始于德国。1991年在德国的达姆施塔特(Darmstadt)建成了第一座“被动房”建筑(Passive House Darmstadt Kranichstein), 在建成至今的十几年里, 一直按照设计的要求正常运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世界上最大的被动办公楼Energon于2002年建于德国的乌尔姆。

    “被动房”的建筑方式不受楼宇类型的限制,包括办公楼宇、住房、校舍、体育馆以及工业用房。因此普通建筑可以通过改建达到“被动房”的标准要求,具有广泛的实践意义。共计有6000多栋被动房在德国、奥地利、瑞士和意大利投入使用。而“汉堡之家”成为中国境内首座获得认证的“被动房”。


汉堡之家

 

      被动房是各种技术产品的集大成者,通过充分等可再生能源使所有消耗的一次能源总和不超过120千瓦·小时/(平米.年)的房屋。如此低的能耗标准,是通过高隔热隔音、密封性强的建筑外墙和可再生能源得以实现。极大限度地提高建筑的保温、隔热和气密性能,并通过新风系统的高效热(冷)回收装置将室内废气中的热(冷)量回收利用,从而显著降低建筑的采暖和制冷需求。在此基础上,被动房还通过有效地利用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太阳辐射等来实现舒适的室内温度、湿度和采光环境,最大限度降低对主动式机械采暖或制冷系统的依赖。

 

    “被动房”作为国外倡导的一种节能建筑概念,也是我国推动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契机和平台。被动房的最大特点在于实现高品质居住环境下的低能耗。据测算,在严寒和寒冷地区,被动房屋冬季采暖能耗是普通节能建筑的1/10~1/4;若折算成国内标准,建筑节能率约为92%。

 

 二、被动房技术指标

      当前,我国的被动房项目是由德国能源署与住建部科技中心共同开展认证,主要技术标准包括技术指标和设计标准两个层次。其中,技术指标是被动房的判定依据,也是被动房的建设目标;而设计标准是为确保建成后的房屋满足技术指标的要求而设定的设计依据。具体如下:

技术指标包括能耗指标和舒适性指标两个方面。

在能耗指标方面,被动房标准和国内建筑节能65%标准对比如下表所示:

能耗指标

被动房标准

节能65%标准

供热能耗需求量

≤15KW.h/(m2.a)

≤58.35KW.h/(m2.a)

最大采暖负荷

≤10W /m2

≤32W /m2

生活热水、家庭用电的年一次能源总消耗

≤120KW.h/(m2.a)

——


 

 

在舒适性指标方面,被动房具体要求如下表所示:

项目

要求

室内温度

20-26℃

超温频率

≤5%

室内相对湿度

40-60%

室内CO2含量

≤1000ppm

室内噪音

卧室≤25dB,起居室≤30dB

房屋气密性

η50≤0.6/h,即在室内外压差为50帕时,每小时的换气次数不得超过0.6次

 

三、发展被动房的积极意义

与传统节能建筑相比,发展被动房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积极意义:

大大缓解能源和温室气体减排压力

被动房能耗仅为普通节能建筑的1/10~1/4,以北方采暖地区估算,如将新建居住建筑建成被动房,可以在2050年时累计节省34亿吨标煤,并将每年采暖能耗增量控制在100万吨以内。

全面提升建筑质量

被动房可以提供更高的居住品质,室内温度一年四季保持在18℃~24℃,房间全年有新鲜空气,不潮湿,无霉菌,有效改善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而且由于被动房施工中非常强调气密、保温等施工细节,还可以改善粗放式施工,对于工程质量也有促进作用。

促进节能产业升级

符合被动房标准的外窗、滴水线条、护角胶条等构配件由于技术要求较高且应用不多,国内很少生产主要从国外进口,如能大面推广被动房,对国内建材产业的升级有很大帮助。

有助于解决南方集中供暖问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长江流域集中供暖的呼声越来越多,但是受限于我国能源供给能力以及供热管网尚未构建等因素,短期内难以实现,若采用被动房,则无需考虑集中供暖问题。